吉祥航空拒载留学生?他们花了3.8w,从英国飞回了英国...

2021-11-17 21:41发布

吉祥航空拒载留学生?他们花了3.8w,从英国飞回了英国...

  时间悄悄地进入“金九银十”,留学生群体也完成了一波“辞旧迎新”。

  对于准留学生来说,进入开学季后,买上了昂贵的机票,不远万里地来到异国他乡,展开新的生活。

  对了毕业生来说,留学生活已经走完大半程,同样要买上昂贵的机票,走完繁琐的流程,跋山涉水回到祖国。

  但,现实总是骨感的。

 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,就发生了多起与留学生出入境相关的意外,在圈内引发热议...

  吉祥航空拒载英国留学生

  作为不少留学生辗转出/回国的吉祥航班,短短两周之内,就接连出现了两次“拒载情况”。

  9月4-5日,在吉祥航空HO1608航班(芬兰赫尔辛基-中国上海)的登机过程中,其前序联程航班(英国伦敦-芬兰赫尔辛基)出现了新冠检测阳性的确诊乘客。

  随后,吉祥航空将其前后各两排、一共五排的20名乘客列为密切接触者,直接取消了他们所有人的登记程序。

  在这群乘客中,有不少是准备回国的中国留学生。

  这让在登机前本就被各种检测、验证折腾得不成人形的他们,更加疲惫不堪。

  令他们心累的是,航司敷衍冷漠的处理态度。

图源

  @Erianthe

  因为没有即时可以换乘的航班,不少留学生只能

  被迫滞留异国机场,然后在漫长地等待着那没有踪影的解决方案。

  最后,所有被列为密接的旅客只能怏怏折返英国,这也意味着,经过数小时的煎熬后,他们回到了出发点。

  用亲历者的话说,就是花了38000块,她“成功”从英国飞回了英国。

图源

  @Erianthe

  而同样的事情,在9月11-12日再次发生。

  这次依然是吉祥航空HO1608航班。

  一样的拒载、一样的安排、一样的结局。

  飞回英国意味着什么?

  对于已经毕业的他们来说,曾经居住的宿舍或公寓早已退掉,况且又适逢开学季,伦敦城内酒店旅宿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。

  这都不算完。

  最令人难受的,就是把此前起飞要走的流程,再重新走一遍。

  受点皮肉之苦和精神折磨都不说啥了,这其中的花销,还要再掏一遍。

  那么,问题来了,请问:留学生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?

  在第二次拒载发生后,舆论很快就在社交媒体发酵了起来。

  事已至此,吉祥航空的通告(包括部分解决方案)才姗姗来迟。

  要知道,上面这份通告还是修改之后的最新版本。

  在第一版通告中,错误百出,让人很难相信该航司对于此件事情的认真和严谨态度。

  不仅漏字,还把核酸检测的PCR错误拼写成PRC。

  不仅如此,通告中的9月15日被列为密接的旅客数还出现了“不一致”的情况(有同学提到应为69人),以至于出现了“座位超卖”的质疑。

  可想而知,这份通告让受影响的留学生看完之后更加不满了。

  此外,第二次拒载的事情上了热搜后,原本在第一次拒载中苦等的留学生方才收到安排改签的通知。

  这其中的种种,值得细品。

  留学生因法航客机起火被迫滞留

  正所谓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
  上周六凌晨,法航由北京飞往巴黎的AF393航班起飞不久后,出现了起火冒烟的紧急情形。

  据机上人员回忆,在起飞不久后,飞机后排似乎发生了“爆炸”,造成的异响让场面十分混乱。

机身出现了裂缝(图源@L-RC)

  同样地,法航的通告姗姗来迟。

  但依然并没有起到

  太大的帮助。

  在这一航班上,同样大多数都是出国读书的留学生。

  在事故发生后,飞机只能折返北京机场准备检查事故发生的原因。而机上的乘客,也在惴惴不安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。

  其中一位滞留的留学生,被迫无奈下只能发微博(注:原博已删除)进行求助与维权,希望能分配食物等物资缓解燃眉之急。

  同一时间有不少留学生也留言求助

  没想到,却引来了无数的嘲笑与谩骂。

  而当时的实际情况,按亲历者的回忆应是如此:

  求助被说成“张口要饭”,如今的互联网真的令人大开眼界。

  正确对待留学生群体

  这种对待留学生的失衡心态,归根结底都是因为,大众太“神化”留学生了。

  随着经济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。

  愈发壮大的留学生群体也不再是当年万里挑一的精英,相信大多数不曾出国的人,也都或多或少认识几个留学生。

 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俨然变成了一个小型社会。

  有人勤奋努力、刻苦学习,也有人好吃懒做、偷奸耍滑。有优秀的人才,有平庸的普通人,也有干坏事的恶人。

  另外,还有人认为留学生不回国就是不爱国。

  但实际上,综合自身经济水平和当地就业质量,回国就业还是当地就职完全是个人选择,和爱不爱国有什么关系呢?

  但无论是用几个反面例子以偏概全,还是用正面的例子试图“洗白”整个群体,都有失公允。对于一个上百万的群体,用任何标签来简单定义留学生,本身就已经意义不大。

  也许是时候用更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留学和留学生了:拒绝“污名化”,也不必“精英化”。

  理性客观的评价是对留学生最大的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