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岁入读南科大,17岁牛津读博,深圳神童王嘉乐已回国入职华为

2021-11-18 05:18发布

13岁入读南科大,17岁牛津读博,深圳神童王嘉乐已回国入职华为

上周,福布斯中国发布了2021年度30 Under 30榜单,10个行业300位年轻人登榜,包括优秀的创业者、青年科学家、英姿飒爽的运动健儿和投身公益的年轻人等。此次入选次榜单的年轻人中,入选“企业科技”类榜单的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本科学生王嘉乐17岁就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博士,并在去年回国入职华为,引发了外界的关注。

回顾王嘉乐的成长历程,绝对是妥妥的少年天才剧本:13岁考入南方科技大学,每年拿奖学金;大一开始发表学术论文,3年半毕业,成为南科大第一位毕业生;17岁被牛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;2020年加入华为海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天才少年,是土生土长的深圳学生,毕业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。这所学校,还诞生了另一名被人熟知的天才少年——在全球顶级科学周刊nature上,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、在石墨烯领域攻破世界难题的曹原。

01

王嘉乐,别人眼中的“神童”,小学连续跳级,在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读书的时候,王嘉乐仅用一年时间就学完初中课程,又用一年时间上完高中。

2010年他作为深圳年龄最小的考生参加高考,获得648分,高过当年广东重本线20余分。那一年,他13岁。

2011年,他被南科大录取,成为首届教改实验班45名学生之一。

当时的南科大刚刚获批筹备,坊间有人把这批学生视为“白老鼠”,王嘉乐反而觉得,这是很大的优势,因为新,所以可能性非常大。当时他参加完南科大的宣讲会,被这里的学术热情所感染,于是决定报读这所新开设的大学。

入学之后,王嘉乐一直保持优异成绩,刚到南科大的第一年,他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设立的一等奖学金,此后更成为各大奖学金排行榜上的常客,并且大一即发表学术论文。

南科大教授李元杰曾说过,王嘉乐年纪虽小,但非常优秀,在南科大他写出一篇非常有质量的论文,被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“国际教育与计算机模拟应用”会议接收。

王嘉乐也是南科大历史上的第一位毕业生,仅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了本科阶段所有学习研究任务,2014年6月顺利提前毕业,10月奔赴英伦攻读牛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,此时的王嘉乐才17岁。

资料图

据说牛津大学为了迎接这位小博士生的到来,还特意为他挑选了一户合适的监护人家庭,因为他当时还是未成年人,英国法律不允许他像其他博士生一样独自居住。

曾有媒体致信询问牛津大学研究生院,为什么会录取南科大的本科毕业生王嘉乐。牛津相关新闻发言人称,牛津大学的博士课程青睐那些有卓越学术潜能的申请者,只要有迹象表明申请人具有这样的潜力——这可以在许多方面予以证明,包括学术成就、发表文章、研究计划和论文引用等。“对于任何一个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课程项目中获得一席之地的申请人,都非常值得祝贺。”

02

17岁就收到了牛津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的王嘉乐,被很多鲜花和掌声围绕着,他曾说:“非常感恩老师同学以及爸爸妈妈还有哥哥。在我学习过程中,最难忘哥哥学习的背影。”

王嘉乐的哥哥王浩斌也是学霸,14岁的时候作为深圳中学超常班的学生,获得了新加坡莱佛士奖学金,奔赴新加坡开始国外求学路,22岁被耶鲁大学录取,攻读经济学博士。

在王嘉乐五六岁的时候,每次跟小伙伴玩耍后回家,都能看到哥哥在书桌前聚精会神看书的背影,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。“哥哥的那个背影,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。”

虽然王浩斌在初中毕业后就出国前往新加坡,但是他也一直很关心弟弟的学习。王嘉乐说:“哥哥一放假就会回家,给我辅导功课。而他在国外的时候,则经常对我进行‘远程教育’。”

在王嘉乐初中学英语的时候,哥哥就开始和他用英语对话。放假时他们一起外出乘坐公交车,兄弟俩也要练英语。虽然一开始词汇量不多,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表达,但是哥哥会利用各种机会创造语境,鼓励王嘉乐开口。

在哥哥王浩斌眼中,王嘉乐学习非常刻苦。在王嘉乐还就读于南方科技大的时候,他在美国打电话回来,发现嘉乐经常在教授家请教问题。有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了,王嘉乐才刚刚从教授家里出来。“南科大的老师都非常热情和耐心给嘉乐很多帮助,弟弟从小就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,哪怕一个很小的问题,他都不会放过。”

王嘉乐说:“能够拥有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心智,是因为我很幸运,在成长路上有一位高情商高智商的哥哥。在我很小的时候,他就会带我参加他的各种同学朋友聚会,教我如何去为人处世。在成熟的人身边,能让自己更加成熟。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”

2018年1月2日上午,牛津大学在读博士的王嘉乐回母校耀华实验学校看望恩师,并与同学弟学妹们分享学习经验。

03

作为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,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基本是1∶1。

对于当时向往大学生活已久的王嘉乐,进入南科大之后的学习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很新颖的。

一方面是觉得很好奇,另一方面则是充满了很多期待。

学的东西都很新,也能够跟着教授们一起做科研,做一些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,这对王嘉乐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
“南科大虽然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,但在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上同样重视。”王嘉乐说,他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国学大师魏承思老师的课,他希望学生在大学里培养“浩然之气”,这已经成为王嘉乐的座右铭。

“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”王嘉乐表示,在南科大的三年半,不仅学得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。

在南方科技大学学习生活期间,王嘉乐印象深刻的便是每天上晚自习。在图书馆里读着书,有想追求的梦想,有一起努力的同学,有讨论的氛围,每每回想起来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。

南科大也见证了王嘉乐人生一个很重要的成长时期。“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环境,能够让我心无旁骛地去学习和探索一些学术问题,我觉得这对我帮助很大。”

王嘉乐表示,南科大作为一所探索教育改革的大学,学校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,有时甚至会受到外界的质疑,而作为他的学生,肩上也多了一份“责任”和“担当”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社会证明自己和南科大一起都能够做得更好。

04

除了对学习的热爱,王嘉乐并非是勤奋的“书呆子”。

王嘉乐在多次跳级过程中,都面临着融入新环境的问题,但是,这在他那里根本不成问题。

他说:“我跟我的同学们关系都很好。在新的环境里,我并不需要刻意去调整融入这个集体,而是很自然而然,把自己当成是集体一分子,热情去拥抱集体。同学们也不会把你当成孩子或者是外来的一员。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很遗憾,我要面临比其他同学更多离别,每次跳级,都要离开一个集体到新的集体生活。但是在我看来,无论在哪里,我们都是好朋友,而且,我还多了几次拍毕业照的机会。”

同样的,他的大学生活过得“怡然自得”。他爱好书画,会弹钢琴,羽毛球也打得不错,每天有空都会跑步,还经常爬山,也不时跟学弟学妹们聚会。

授课教师唐斌曾说:“尽管他年纪小,但大家待他都一样,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,都没有特殊照顾。”

比起天才少年的成长,可能人们更欣慰地看到,他们学成之后选择留在国内,在国家最需要的前沿高端领域贡献力量。王嘉乐入职华为海思后,已经参与多个战略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