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节跳动员工,又出事了....

2022-02-23 09:59发布

  有网友爆料称,字节跳动年仅28岁的员工猝死。据悉,这位员工是一名图像算法工程师,入职字节将近4年,平时加班多、压力很大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826.jpg

  更让人惋惜的是,他的妻子已有两个月的身孕,丈夫离世后,她自己将无力承担30年每月2万多的房贷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804.jpg

  猝死这个话题一下又登上了热搜。

  2月7日B站也传出了员工猝死的新闻,一亩三分地上也有用户讨论此事。

  有用户回复:RIP. 他审核别人,到头来自己的死讯又被别人审核。

  而这样的惨案不是个例,去年拼多多23岁女员工猝死的事件也让人震惊于过长的加班时间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738.png

  今天的微博热搜,赫然出现了“95后设计师加班过度猝死”:

  2月16日,上海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被爆在出租屋猝死。家属称,这位96年出生的年轻人工作三年来,多次提到高负荷工作。今年一月组里接了投标后,下班时间经常为凌晨2点-4点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657.jpg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717.jpg

  这不禁让人想问:国内部分行业的work life balance真的这么可怕?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634.png

  @地里用户:

  坐标百度meg的百度贴吧,早上10点上班,组里规定每天10点10分接入语音早会。每个人一分钟过一下昨天干了什么,中午11点50下楼吃饭 。食堂吃或者出去吃,中午午休到两点,下午开始高强度干活、拉会、联调等 可以选择干到6点半下楼吃饭或者等晚上8点的免费夜宵(资本家的小伎俩)基本上每天八点以后就没人了。周四上午开周会,开完周会就中午了。周五下午4点到6点读书分享会,讲技术,个人认为不是太累。

  @地里用户:

  国内是以工作为荣,按时下班和正当休假有心理负担,下班了还会理所当然地打扰你。你说的出勤时间如果摆明面上都是这个时间,实际只多不少,整个氛围和具体落实你感受完全不一样的。

  国内以脱下高跟鞋在地铁站跑、蹲在地上拿出电脑工作、度假一边拿电脑工作一边游玩为荣,整个氛围就是宣扬年轻人勤勉奋斗、热爱工作,有些事情身不由己。(也不是为荣,就是不会被觉得奇怪,领导也不会主动让你别这样卷,还会表扬你。团队里有一个人这样做,整组就会变成这样。)

  @地里用户

  在中国实习和创业过,回答一下:

  1. Pdd是加班的顶峰,无出其右,007是真的;pdd的优势是应届给的确实多,家境一般的孩子还是会去拼命的;

  2. 大部分公司996或者大小周是很常见的,但也不是非常可怕,一般认为工作强度 pdd >> Huawei >= tiktok >= alibaba ~= tecent > 所有外企;但是不同城市和不同组区别很大;

  3. 阿里和腾讯你是有比较大机会选到不经常996的组(一周不超过一次);华为有机会,TikTok机会不大,pdd没机会;

  4. 创业公司基本都是华为水平,少数pdd水平,不996的很少,我知道的只有贝壳

  5. 早期创业公司不是合伙人级别以上最好慎重回国,除非很看好行业或者和CEO关系很好;

  6. 不同意楼上观点,在国内绝对陪家人时间多,如果你不想着到处玩儿,一年两周肯定能保证,家人来看你也方便;

  7. 总结一下,国内外企wlb和这边差不多,但是坑少钱少;钱多的机会都拼命,不过大部分还是OK的不需要妖魔化;pdd是特例尽量绕开;

  @地里用户

  我有几个DP:

  1.在这边毕业后做 ICC,做了半年受不了回国,进了上海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,中途他俩同事跳走,他老板为了省钱,给他涨了40%后,拿他1人当仨人用。长期熬夜和压力,他得了心肌炎。然后确诊时发现公司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保险,当时在朋友圈发了一篇很悲观的post之后,貌似是彻底离开互联网行业回他老家银行系统里做了。

  2.比我大好几届的一个前辈,倒霉到家,3次抽H1B不中,回去修养几个月之后很神奇地又来到这边读书,然后抽中了 H1B;之后进了亚麻,但 24/7 on call 的 AWS 死亡之组,也把他弄得很奔溃。于是自降欲望水平,在Utah那边好像,找了份薪水只有亚麻1/3的 955 的 IT 工作,疫情间聊了几次,感觉他过得很开心。

  @地里用户:

  我想到美国某公司,外界普遍认为压力大加班,但是人家经理跟我说,我们wlb非常好的,工作6到7小时每天。后来我才知道,经理的意思其实是,你看到大家加班,都是自愿的,因为他们热爱工作热爱事业,热爱公司,对组充满热情。

  除了国内,美国也有传出员工猝死的消息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613.png

 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于2021年5月发布过一项联合研究。与每周工作 35 至 40 小时的人相比,每周工作 55 小时或以上的人,面临中风和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估计高出35%。仅仅在2016年,就有超过 745,000 人死于过度劳累导致中风和心脏病。

  而且,年轻时过劳,是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付出代价的。根据研究,那些在 60 至 79 岁之间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人,40多岁时往往存在过劳工作的现象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542.png

  这次国内员工猝死的新闻,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国内就业市场的压力。

  一亩三分地指尖新闻里也有个专门的话题:中国公司裁员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520.png

  从滴滴、知乎、百度、快手、爱奇艺、蘑菇街甚至到喜茶和到房地产行业。互联网集体“瘦身”,让员工人心惶惶。

  据《2021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情况调研报告》显示,49.9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有裁员举措,受访者本人在2021年经历裁员的占比达到25.1%。互联网公司“裁员潮”波及大量从业者,其中,教育、房地产、电商方向的从业者裁员占比位列前三,分别为69.1%、50.0%、47.8%。

  根据猎云网的报道,2022年裁员还会继续。

微信图片_20220223095450.png

  巨大的就业压力和不断增加的工作量正在压垮每一个职场人。

  希望大家不管在哪里,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!没有什么工作是值得冒猝死的风险去做的。